1、签订离婚协议书时,应该注意什么事项
在拟定离婚协议时,请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重点要点:
第一,该份协议应以书面形式呈现,确保其合法性与有效性;
第二,协议中需要详细载明当事人双方关于自愿解除婚姻关系,处置子女抚养权、财产分配与债务清偿等各方面的协商一致结果;
再者,办理协议离婚手续时,还需提交双方各自的身份证件、户口簿等身份证明文件,除此之外,结婚证书也是必不可少的婚姻关系证明资料。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第一千零七十六条
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,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,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。
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、财产与债务处置等事情协商一致的建议。
第一千零七十七条
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30日内,任何一方不想离婚的,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。
前款规按期限届满后30日内,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;
未申请的,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。
第一千零七十八条
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离婚,并已经对子女抚养、财产与债务处置等事情协商一致的,予以登记,发给离婚证。
2、签订离婚协议书后,怎么样办理离婚手续
签订离婚协议书后,一般需前往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手续。详细步骤如下:
双方持离婚协议书、结婚证、身份证等有关证件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申请。婚姻登记机关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,确认双方自愿离婚且对子女抚养、财产及债务处置等事情协商一致。
经过30日冷静期,双方在30日期满后的30日内,一同到婚姻登记机关领取离婚证,此时离婚手续适才完成。若一方不愿离婚或在冷静期内反悔,可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,或通过诉讼方法解决离婚问题。
3、签订离婚协议书时,财产分配应该注意什么
签订离婚协议书时,财产分配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:第一,要明确财产的范围,包含夫妻一同财产和个人财产,防止混淆。第二,对于不动产等要紧财产,应注明具体的地址、面积等信息,确保明确界定。再者,约定财产分配方法要合法合规,如约定房地产归一方所有,应办理过户流程等。同时,应该注意债务的处置,明确一同债务的分担与各自名下债务的归属。若有隐瞒财产的状况,可能在后续引发纠纷。除此之外,协议应经双方自愿协商达成,且无欺诈、胁迫等情形,不然可能被认定无效。最后,最好将协议进行公证,增加其法律效力,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。
离婚协议应使用书面形式,明确记载双方自愿离婚、子女抚养、财产分割和债务承担等重点事情,确保合法有效。办理时需提供双方身份证件、户口簿及结婚证作为身份和婚姻关系证明。